广西柳州柳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模式切换

6月11日《柳州日报》柳江专刊

来源: 微柳江  |   发布日期: 2025-06-11 14:48   |

《柳州日报》柳江专刊

1、产业融合促发展 玉藕飘香富一方

——柳江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柳江万亩藕海。

游客在景区游玩拍照。

柳江玉藕。

5月27日,“柳江莲藕 玉藕天成”广西柳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商推介暨“柳江莲藕”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与10多家企业达成鲜藕及深加工产品合作意向。凭借雪白如玉的品相和清甜脆嫩的口感,柳江玉藕迅速成为北京市民餐桌上的时令新宠,以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在农产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柳江区以柳江玉藕特色产业为引擎,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深加工赋能、宣传推广和文旅融合等多措并举,将万亩荷塘打造成集生态、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柳江样板”,让“致富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玉藕上市:田间跃动的致富密码

“柳江玉藕现挖现发,3、2、1,上链接!”6月,正值玉藕上市黄金时节,在柳江区百朋镇里团村广袤的藕田间,两名80后“新农人”黎有晴、梁伟正借助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热情地向广大网友推销柳江玉藕。而另一边,在“中国玉藕之乡”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村民们抢抓农时,争分夺秒采挖玉藕,抢占早市先机。每日凌晨3时,藕田里灯火通明,村民们手持工具,娴熟地在淤泥中探寻洁白的玉藕,劳作持续至上午9时许,人均日采挖量75100公斤。各大玉藕收购场内,分拣、清洗、装车等工序高效运转,新鲜玉藕迅速启程,销往全国各地,以最快速度抵达市民餐桌。

收购商韦善用说:“今年玉藕早期收购价高达10元/斤,当前平均批发价为4元/斤。上市高峰期,百朋每日发出玉藕量约80万斤。凭借出众品质与脆甜口感,柳江玉藕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柳江区百朋镇素有“中国玉藕之乡”的美誉,也是全国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该镇孕育出“鲜、白、嫩、脆”的“柳江玉藕”,品质卓越,声名远扬海内外。这里6.4万亩的荷塘碧波荡漾,年产量高达12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品赋能:千年藕田的创新蝶变

柳江莲藕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自唐朝起,这里便开启了莲藕种植的篇章。为擦亮“柳江玉藕”这块金字招牌,柳江区在种植环节下足功夫。

“我们持续开展试验种植,引进鄂莲7号、6号、9号等玉藕新品种,并大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推进土壤改良,开展种植大户技能培训,全方位促进玉藕种植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百朋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农吉介绍。

凭借卓越品质,“柳江玉藕”先后荣获A级绿色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远销海外,在东南亚、美国等海外市场备受青睐,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稳居柳江区出口农产品首位。

多年来,柳江区在玉藕产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突破。2009年,“柳江莲藕”入选农业部第一批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2017年,荷塘月色双季莲藕示范区获评自治区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020年,柳江区成功创建柳江莲藕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着一系列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不断深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为莲藕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焕彩:玉藕魅力引八方来客

“脆如梨、白如玉、嫩如脂”的柳江玉藕,不仅是舌尖美味,更衍生出独特的藕文化。以玉藕为主角的“全藕宴”惊艳四方,外酥里脆的藕夹、软糯香甜的糯米藕、鲜爽独特的莲藕刺身,每一道菜品都令人回味无穷,诉说着柳江人的匠心。

柳江区依托万亩藕海资源,不断延伸荷莲产业链条,开发出荷花茶、荷叶茶、藕粉、藕带酸等特色产品。同时,创新销售模式,通过线下销售网络与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柳江玉藕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柳江区探索“旅游+农业”,拓展文旅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百朋镇怀洪村万亩藕海和秀美的山水田园风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旅新业态,形成一条融合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乡村建设的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乡约·藕遇”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带,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2012年起,柳江区共成功举办了12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吸引客商和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额近20亿元。

展望未来,柳江区将秉持创新与融合的理念,持续推动玉藕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强化文旅融合,柳江玉藕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辉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让千年藕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韦蒙玲 兰德波


2、糯玉米新鲜上市

连日来,柳江区穿山镇糯玉米陆续成熟,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见上图),田间地头满是丰收景象。

6月4日,在高平村平地屯蔬菜种植基地,圆润饱满的玉米挂满茎秆,工人们穿梭在玉米地中,娴熟地采摘、装袋、搬运。高平村平地屯党支部书记谭永记介绍,这批3月初播种的美玉27玉米,5月初采收,将持续至6月底,当天计划采收2万斤。该品种香甜软糯,预计亩产量1500斤,主要销往北京、桂林等地。基地还种植辣椒等特色作物,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有力促进村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韦新娜


3、爱心鸡苗促增收

近日,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在成团镇、进德镇、土博镇开展助残鸡苗发放行动(见上图),通过发放鸡苗、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为残疾人构建多元化就业平台。此次行动标志着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助残就业工作从单一救济向“产业扶持+技能赋能+岗位开发”系统化模式转型。

此次助残行动针对全区残疾人家庭发展需求,共发放优质鸡苗3430羽,惠及98户残疾家庭。同步配套提供养殖技术手册、饲料、防疫物资及“一对一”农技跟踪服务,支持残疾人家庭发展庭院经济。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畅通禽类产品统一收购渠道,预计每户年增收超5000元。

通讯员:梁旎旎 


4、实战演练强本领

近日,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开展气瓶充装单位应急演练(见上图),进一步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模拟气瓶泄漏、火灾等突发状况,充装单位迅速启动预案,工作人员有序开展警戒疏散、事故报告等处置救援工作。通过实战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实用性,为预案完善提供依据,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联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保障气瓶充装行业安全稳定。

通讯员:韦家雷 覃柳莹


5、返乡创业展担当  振兴乡土谱华章

——记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锦东

在柳江大地的乡间,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舍弃城市优渥生活回归故土,以产业带动乡村致富,用爱心帮扶残疾人家庭。他就是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锦东,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温暖篇章。

开拓致富通道  乡村“好物”走出大山

2017年,韦锦东回到老家土博镇,看到五彩椒、滑皮金桔因物流成本高滞销,农户满脸愁容。“好货不能困在山里!”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创办广西国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销售柳江农特产品。

创业初期,乡镇快递成本高制约销售。韦锦东自购运输车辆,在土博镇开设菜鸟驿站收购农产品,手机24小时待机响应农户需求。合伙人回忆:“曾有暴雨夜,农户五彩椒急需外运,他冒雨驱车进山,车轮数次陷入泥坑,仍全力抢运。”

2022年,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打造五彩椒全产业供应链。如今,仓库里工作人员忙碌打包,物流车辆每日将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看到农户的笑容,再苦再累都值。”韦锦东说。

数字赋能增效  农产品“触网”变“网红”

突破物流瓶颈后,韦锦东组建电商团队、打造直播间,让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他在直播间里推荐土博镇五彩椒:“色泽艳丽、鲜辣可口!”真诚推荐让五彩椒走红,订单纷至沓来,2024年网络销售达58900单。

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购政策,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均以稳定价格收购。种植户张海建说:“现在种得越多赚得越多,只管放心种!”五彩椒成了村民的“致富椒”。

助残扶弱同行  共绘幸福生活图景

2023年,公司与柳江区残联共建广西阳光助残基地,帮扶土博镇120户残疾人家庭种植五彩椒,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物资,定期开展种植培训。助残基地成立以来,开展10期培训,受众500余人次。种植户覃相贤感慨道:“他承诺保底收购,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五彩椒烂在地里。”

韦锦东还积极聘用残疾人。土博镇长洞村村民覃哥兄弟俩都是残疾人,他特聘覃哥到公司负责采购五彩椒。“以前靠救济,如今有了工作,能养活家人,感谢韦总!”覃哥眼中满是感激。

从开拓物流到电商直播,再到助残帮扶,韦锦东用行动诠释担当,收获诸多荣誉:2021年柳州螺蛳粉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柳江区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3年第三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优秀奖,获柳州市“十佳青年领头雁”提名奖。

“能为家乡农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韦锦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农特产品故事,打造“从田间到舌尖”沉浸式体验,搭建农旅融合新场景,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这名扎根乡土的追光者,将谱写更精彩的篇章。

通讯员:牙春柳




工作进展
6月11日《柳州日报》柳江专刊

来源: 微柳江  |   发布日期: 2025-06-11 14:48   

《柳州日报》柳江专刊

1、产业融合促发展 玉藕飘香富一方

——柳江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柳江万亩藕海。

游客在景区游玩拍照。

柳江玉藕。

5月27日,“柳江莲藕 玉藕天成”广西柳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商推介暨“柳江莲藕”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与10多家企业达成鲜藕及深加工产品合作意向。凭借雪白如玉的品相和清甜脆嫩的口感,柳江玉藕迅速成为北京市民餐桌上的时令新宠,以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在农产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柳江区以柳江玉藕特色产业为引擎,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深加工赋能、宣传推广和文旅融合等多措并举,将万亩荷塘打造成集生态、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柳江样板”,让“致富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玉藕上市:田间跃动的致富密码

“柳江玉藕现挖现发,3、2、1,上链接!”6月,正值玉藕上市黄金时节,在柳江区百朋镇里团村广袤的藕田间,两名80后“新农人”黎有晴、梁伟正借助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热情地向广大网友推销柳江玉藕。而另一边,在“中国玉藕之乡”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村民们抢抓农时,争分夺秒采挖玉藕,抢占早市先机。每日凌晨3时,藕田里灯火通明,村民们手持工具,娴熟地在淤泥中探寻洁白的玉藕,劳作持续至上午9时许,人均日采挖量75100公斤。各大玉藕收购场内,分拣、清洗、装车等工序高效运转,新鲜玉藕迅速启程,销往全国各地,以最快速度抵达市民餐桌。

收购商韦善用说:“今年玉藕早期收购价高达10元/斤,当前平均批发价为4元/斤。上市高峰期,百朋每日发出玉藕量约80万斤。凭借出众品质与脆甜口感,柳江玉藕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

柳江区百朋镇素有“中国玉藕之乡”的美誉,也是全国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该镇孕育出“鲜、白、嫩、脆”的“柳江玉藕”,品质卓越,声名远扬海内外。这里6.4万亩的荷塘碧波荡漾,年产量高达12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品赋能:千年藕田的创新蝶变

柳江莲藕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自唐朝起,这里便开启了莲藕种植的篇章。为擦亮“柳江玉藕”这块金字招牌,柳江区在种植环节下足功夫。

“我们持续开展试验种植,引进鄂莲7号、6号、9号等玉藕新品种,并大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推进土壤改良,开展种植大户技能培训,全方位促进玉藕种植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百朋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农吉介绍。

凭借卓越品质,“柳江玉藕”先后荣获A级绿色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远销海外,在东南亚、美国等海外市场备受青睐,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稳居柳江区出口农产品首位。

多年来,柳江区在玉藕产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突破。2009年,“柳江莲藕”入选农业部第一批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2017年,荷塘月色双季莲藕示范区获评自治区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020年,柳江区成功创建柳江莲藕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着一系列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不断深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为莲藕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焕彩:玉藕魅力引八方来客

“脆如梨、白如玉、嫩如脂”的柳江玉藕,不仅是舌尖美味,更衍生出独特的藕文化。以玉藕为主角的“全藕宴”惊艳四方,外酥里脆的藕夹、软糯香甜的糯米藕、鲜爽独特的莲藕刺身,每一道菜品都令人回味无穷,诉说着柳江人的匠心。

柳江区依托万亩藕海资源,不断延伸荷莲产业链条,开发出荷花茶、荷叶茶、藕粉、藕带酸等特色产品。同时,创新销售模式,通过线下销售网络与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柳江玉藕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柳江区探索“旅游+农业”,拓展文旅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百朋镇怀洪村万亩藕海和秀美的山水田园风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旅新业态,形成一条融合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乡村建设的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乡约·藕遇”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带,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2012年起,柳江区共成功举办了12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吸引客商和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额近20亿元。

展望未来,柳江区将秉持创新与融合的理念,持续推动玉藕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强化文旅融合,柳江玉藕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辉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让千年藕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韦蒙玲 兰德波


2、糯玉米新鲜上市

连日来,柳江区穿山镇糯玉米陆续成熟,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见上图),田间地头满是丰收景象。

6月4日,在高平村平地屯蔬菜种植基地,圆润饱满的玉米挂满茎秆,工人们穿梭在玉米地中,娴熟地采摘、装袋、搬运。高平村平地屯党支部书记谭永记介绍,这批3月初播种的美玉27玉米,5月初采收,将持续至6月底,当天计划采收2万斤。该品种香甜软糯,预计亩产量1500斤,主要销往北京、桂林等地。基地还种植辣椒等特色作物,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有力促进村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韦新娜


3、爱心鸡苗促增收

近日,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在成团镇、进德镇、土博镇开展助残鸡苗发放行动(见上图),通过发放鸡苗、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为残疾人构建多元化就业平台。此次行动标志着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助残就业工作从单一救济向“产业扶持+技能赋能+岗位开发”系统化模式转型。

此次助残行动针对全区残疾人家庭发展需求,共发放优质鸡苗3430羽,惠及98户残疾家庭。同步配套提供养殖技术手册、饲料、防疫物资及“一对一”农技跟踪服务,支持残疾人家庭发展庭院经济。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畅通禽类产品统一收购渠道,预计每户年增收超5000元。

通讯员:梁旎旎 


4、实战演练强本领

近日,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开展气瓶充装单位应急演练(见上图),进一步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模拟气瓶泄漏、火灾等突发状况,充装单位迅速启动预案,工作人员有序开展警戒疏散、事故报告等处置救援工作。通过实战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实用性,为预案完善提供依据,提升人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联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保障气瓶充装行业安全稳定。

通讯员:韦家雷 覃柳莹


5、返乡创业展担当  振兴乡土谱华章

——记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锦东

在柳江大地的乡间,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舍弃城市优渥生活回归故土,以产业带动乡村致富,用爱心帮扶残疾人家庭。他就是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锦东,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温暖篇章。

开拓致富通道  乡村“好物”走出大山

2017年,韦锦东回到老家土博镇,看到五彩椒、滑皮金桔因物流成本高滞销,农户满脸愁容。“好货不能困在山里!”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创办广西国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销售柳江农特产品。

创业初期,乡镇快递成本高制约销售。韦锦东自购运输车辆,在土博镇开设菜鸟驿站收购农产品,手机24小时待机响应农户需求。合伙人回忆:“曾有暴雨夜,农户五彩椒急需外运,他冒雨驱车进山,车轮数次陷入泥坑,仍全力抢运。”

2022年,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打造五彩椒全产业供应链。如今,仓库里工作人员忙碌打包,物流车辆每日将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看到农户的笑容,再苦再累都值。”韦锦东说。

数字赋能增效  农产品“触网”变“网红”

突破物流瓶颈后,韦锦东组建电商团队、打造直播间,让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他在直播间里推荐土博镇五彩椒:“色泽艳丽、鲜辣可口!”真诚推荐让五彩椒走红,订单纷至沓来,2024年网络销售达58900单。

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购政策,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均以稳定价格收购。种植户张海建说:“现在种得越多赚得越多,只管放心种!”五彩椒成了村民的“致富椒”。

助残扶弱同行  共绘幸福生活图景

2023年,公司与柳江区残联共建广西阳光助残基地,帮扶土博镇120户残疾人家庭种植五彩椒,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物资,定期开展种植培训。助残基地成立以来,开展10期培训,受众500余人次。种植户覃相贤感慨道:“他承诺保底收购,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五彩椒烂在地里。”

韦锦东还积极聘用残疾人。土博镇长洞村村民覃哥兄弟俩都是残疾人,他特聘覃哥到公司负责采购五彩椒。“以前靠救济,如今有了工作,能养活家人,感谢韦总!”覃哥眼中满是感激。

从开拓物流到电商直播,再到助残帮扶,韦锦东用行动诠释担当,收获诸多荣誉:2021年柳州螺蛳粉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柳江区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3年第三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优秀奖,获柳州市“十佳青年领头雁”提名奖。

“能为家乡农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韦锦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挖掘农特产品故事,打造“从田间到舌尖”沉浸式体验,搭建农旅融合新场景,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这名扎根乡土的追光者,将谱写更精彩的篇章。

通讯员:牙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