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柳江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广西云客户端、《柳州日报》、《柳州新闻》、在柳州APP、柳州1号APP等多家媒体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平安柳江的坚实步伐、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各媒体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呈现柳江区各领域蓬勃发展态势。相关重点稿件让我们一起回顾。
“滴滴滴……”近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气瓶充装站内,一场紧张有序的气瓶充装单位安全应急演练正在进行。演练现场警报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场实战化应急救援“大练兵”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演练由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柳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聚焦储气罐、运输槽车、气瓶泄漏以及火灾等突发险情,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检验预案、锤炼队伍、提升能力,为气瓶充装行业筑牢安全屏障。
演练现场。
“报告!液化石油气运输槽车阀门发生泄漏,现场有刺鼻气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场巡查人员紧急汇报,充装站内瞬间进入“紧急状态”。应急演练总指挥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工作人员迅速扛起水管冲向液化石油气运输槽车,向空气中泄露的“石油气”进行喷洒稀释,专业人员用专业堵漏器材对泄漏部位进行紧急封堵。随后,警戒线迅速拉起,警示标识设置完毕,引导人员有序撤离。医疗救护人员携带担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可能出现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通讯联络组则争分夺秒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忙而不乱,充分展现各应急小组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预案的检验,更是对实战能力的锤炼。”应急演练总指挥梁春明在演练总结时表示,演练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与企业建立实时沟通机制,通过对讲机、应急指挥平台等渠道,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迟”,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调整。
通过此次实操演练,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筑牢行业安全屏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平安柳江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王海力 韦家雷
来源:人民网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和村庄园的后厨里腾起袅袅热气。厨师们凌晨便开始忙碌,削去玉藕的银白外皮,刀起刀落间,脆嫩的藕片在案板上堆叠成雪浪,经热油翻炸、酱汁勾调,黄金藕盒等二十余道全藕宴菜品次第出锅,荷香混着烟火气在席间弥漫。
百朋镇和村庄园全藕宴。兰德波摄
百朋镇和村庄园全藕宴。姚森友摄
如今,柳江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种植基地,6.4万亩荷塘碧波荡漾,年产量超12万吨,创造出超10亿元的年产值奇迹。“柳江玉藕”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畅销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柳江玉藕”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凭借这一资源优势,柳江区成功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黄金产业”,2024年百朋荷苑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亿元。
全藕宴。兰德波摄
从晨光里的采藕人到餐桌前的食客,一根玉藕串联起种植、加工、旅游的全链条,生动诠释了“一片荷叶托三产,一根玉藕富一方”的乡村振兴图景。
记者:兰德波
来源:人民网
6月12日,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柳州市柳江区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在柳江区文化馆启幕。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全景呈现,全方位展现柳江区禁毒工作的铁腕决心与创新实践,发出坚决打好新时代人民禁毒战争的柳江强音,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柳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培绿在启动仪式上对2025年禁毒宣传月活动及未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他指出,当前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新型毒品加速变异、犯罪手段智能化升级、青少年涉毒风险日益凸显。要以“零容忍”态度深化禁毒斗争,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将禁毒宣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牢;聚焦青少年群体,筑牢“无毒校园”防护屏障;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打防管控宣”五位一体治理格局;要以此次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禁毒宣传教育,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文艺汇演在非遗竹竿舞《竹竿乐》中震撼开场,声声清脆敲击是“毒网破裂”的脆响,用壮乡符号诠释“齐心破毒障”的深刻寓意。小品《醒悟》直击人心,演员以精湛演技刻画了一个家庭因毒品而破碎、主人公在强制隔离戒毒中痛彻心扉最终幡然醒悟的曲折历程,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歌舞《禁毒共担当》则将活动推向高潮,警花们化身坚毅的宣传战士,用深情歌声与飒爽舞姿传递出警民同心、共守无毒家园的磅礴力量。
文艺演出现场。
表演尾声,全体肃立,庄严宣誓:“我宣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铿锵誓言在文化馆上空回荡,线上直播间被“向毒品说不”的弹幕刷屏。
此次活动不仅是柳江区禁毒工作的阶段性展示,更是吹响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的冲锋号。该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源头治理,凝聚最广泛社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庄严承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无毒“绿荫”,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柳江、法治柳江贡献禁毒力量。
记者:钟奇雄 覃宁宁
来源:人民网
图为韦锦东(右一)在收购五彩椒。牙春柳 摄
“好货不能困在山里!”韦锦东暗下决心,要为家乡农产品打开销路。他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收入工作,辞职返乡创办广西国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宣传推广,销售柳江农特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创业初期,乡镇快递物流成本高,严重制约线上销售。为突破这一困局,韦锦东果断自购运输车辆,在土博镇开设菜鸟驿站,专门收购五彩椒等农特产品。从此,他的手机24小时待机,随时响应农户需求。
“曾有一次暴雨夜,农户的五彩椒急需外运,韦锦东当即冒雨驱车进山,泥泞的小路数次让车轮打滑陷入泥坑,他不顾安危全力抢运,只为保住农户辛苦种植的成果。”公司合伙人韦文新回忆道。
2022年,以韦锦东为法人代表的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打造五彩椒全产业供应链。如今,走进该公司仓库,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打包、贴单;专业物流车辆每日穿梭于乡间小道,将一车车新鲜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物流瓶颈突破后,韦锦东深知,要让家乡的农产品真正“火”起来,电商是关键。他迅速组建专业电商团队,打造设备齐全的直播间,让数字经济的春风吹进大山,为乡村振兴赋能。通过网络直播,订单纷至沓来,大山里的农货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广东、湖南、江西等多个省市千家万户。2024年,电商团队网络销售五彩椒达58900单。
图为韦锦东(左一)在直播卖货。牙春柳 摄
为消除种植户后顾之忧,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购政策。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公司均以稳定价格收购,彻底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据统计,2024年,韦锦东带领团队销售五彩椒150万吨,联农带农270户,户均增收700元,公司产值达500万元。如今,五彩椒成为村民的“致富椒”,为乡村振兴添上绚丽色彩。
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还与柳州市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共建广西阳光助残基地,帮扶土博镇120户残疾人家庭种植五彩椒。公司为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五彩椒苗、肥料、地膜等生产物资,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种植培训,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助残基地成立以来,共开展10期五彩椒种植技术培训,受众500余人次。
“以前种植五彩椒全凭经验,收成差、卖不上价,心里直犯愁。”种植户覃相贤说,韦锦东不仅免费送来种苗和肥料,还带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并承诺保底收购,再也不用担心辛苦种出来的五彩椒烂在地里。
韦锦东长期关注残疾人就业帮扶领域,积极聘用身残志坚的群众到公司任职。从开拓物流渠道,到电商直播热销,再到爱心助残帮扶,韦锦东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他的努力赢得乡亲们的认可,更收获诸多荣誉:2021年柳州螺蛳粉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柳江区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3年第三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优秀奖,并荣获柳州市“十佳青年领头雁”提名奖。
“我是土生土长的土博人,能为家乡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韦锦东表示,下一步,他将深入挖掘柳江农特产品种植、加工故事,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沉浸式体验,积极搭建农旅融合新场景,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让乡村振兴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牙春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村民在采摘辣椒。姚玮怿 摄
“今年试种的樟树港辣椒长势好,个头匀称、肉质厚实,有望迎来好收成。”村民覃翠花双手麻利地摘下一把辣椒,额头的汗珠也掩不住她脸上的笑意。柳江区拉堡镇基隆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健明介绍,这种引自湖南的樟树港辣椒辣味柔和、带有独特清香,深受市场欢迎,已成为村里重点推广的“致富椒”。
随着采收工作全面展开,基隆村大木利屯的新品辣椒陆续上市。不远处的大棚里,整齐堆放的泡沫箱装满了刚采摘的辣椒,工人们正忙着装车封装,准备发往市场。收购商冯伟来仔细分拣刚采摘的樟树港辣椒,“这批樟树港辣椒皮薄肉厚、辣度适中,在广州、上海、长沙的餐饮市场特别抢手。”他拿起几根青翠油亮的辣椒介绍道。
据了解,拉堡镇基隆村大木利屯今年试种3亩新品辣椒,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产值2.4万元,当前市场收购价稳定在每斤3.5元至4.5元之间,每日采收量达80斤。随着辣椒进入盛产期,后期采收量将持续增加,整体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新品辣椒的成功上市,展现了拉堡镇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未来,拉堡镇将继续探索农业产业升级,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姚玮怿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13日,2025年柳州市鲜食糯玉米品种品鉴交流会12日在成团镇成团村六偶屯柳江区果道夫家庭农场举行,众多农技专家、种植户以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探寻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品鉴环节,28个玉米品种经蒸煮后整齐陈列,专家们根据玉米外观、气味、色泽、甜度、糯性等方面进行评判。
图为品鉴交流会现场。韦新娜 摄
“我今年种植玉米30亩,销路不愁,这次特意来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寻找优质新品种。”种植户韦吉冰道出许多参会同行心声,通过现场观摩,种植户对玉米新品种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为今后选种提供重要参考。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深入玉米种植田间,沉浸式观察玉米植株的整体形态、果穗的大小及色泽变化,农技专家围绕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特征、实际产量表现、籽粒品质特点等方面进行讲解,将理论知识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让大家在亲眼所见、亲手感触中,对玉米有更清晰、立体的认知。
“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推动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我们推广暄甜糯6号、暄甜糯8号、农科糯336、京科糯768等品种,既满足种植户对产量和适应性的需求,也契合消费者对口感与营养的追求,在鲜食玉米市场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龚志宏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不断优化鲜食糯玉米品种结构,让鲜食糯玉米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此次活动旨在搭建良好交流平台,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柳州市种子协会、成团镇农业服务中心等技术、产业部门与种植基地紧密协作,通过产学研融合,引进国内优新品种和培育地方特色品种,为柳江区玉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动能。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发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韦新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柳江区百朋镇享有“中国玉藕之乡”的盛誉,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当地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柳江玉藕,具有“鲜、白、嫩、脆”的特点。今年春季,玉藕种植面积达3.4万亩,预计亩产量3500斤。玉藕早期上市时收购价可达10元/斤,销售高峰期日发货量超过80万斤。凭借优异品质,柳江玉藕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稳居柳江区出口农产品首位。
百朋镇万亩荷塘。(兰德波摄)
“广西俩老表”在藕田里直播卖藕。(朱柳融摄)
“广西俩老表”与农户向广大网友展示百朋玉藕。(周梦玉摄)
农户在藕田中挖藕。(周梦玉摄)
村民忙着装运玉藕。(兰德波摄)
村民在集中清洗玉藕。(罗春宇摄)
清洗池中的百朋玉藕。(韦蒙玲摄)
绿意盎然的百朋荷苑景区。(兰德波摄)
游客乘坐小火车穿梭荷塘。(韦蒙玲摄)
游客在荷花丛中拍照留念。(兰德波摄)
百朋全藕宴。(陆介广摄)
记者:兰德波 韦蒙玲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来源:《柳州新闻》
今年以来,柳江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对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一产破局提升、二产乘势而上、三产破冰提升”思路,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进“七个一批”项目,实现一二三产协同高效发展,全力冲刺“双过半”目标任务。
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是集药材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成药企业,也是柳江区的老牌企业。近年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工厂整体搬迁项目。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在搬迁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生产场地建设要求高、相关证件办理繁琐、新厂通水通电耗时久等诸多挑战。对此,柳江区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积极推动新厂建设各项工作提速。“从柳江区委、区政府到各个部门,都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感到很贴心!”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党总支部书记、董事长韦飞燕表示,只要企业遇到问题,无论节假日,也不分上下班时间,柳江区相关部门都会积极想办法协调解决,对企业各项工作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柳江区“保姆式”的服务,让企业生产更有干劲。今年以来,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积极转变销售模式,在承受内外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逆势而上,今年1月至5月产值同比增长17.6%。如今,新厂房的搬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部分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
记者了解到,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整体搬迁项目预计投资额6亿元至8亿元,占地面积201亩,分两期完成。一期现已基本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0亿元。下一步,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挖掘产品新的应用赛道,积极构建“出海”战略,全力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新产品,阔步向大健康产业迈进。韦飞燕说:“政府的积极帮助,让企业不敢懈怠,相信二季度以后,市场会有所回升,通过验证的剂型就可以马上展开规模生产,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市场。”
今年以来,柳江区从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领域着手,聚焦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农产品加工、建材等各类产业,为项目提供贴心服务,确保企业顺利投产、达产。今年1月至5月,柳江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6.08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柳江区工信局局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尼尔表示,围绕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柳江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和企业服务质量,因企施策,做好减产企业贴心服务,进一步缩小减停产企业面,全力以赴推进“七个一批”项目,力争工业投资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8.1亿元目标,实现“双过半”。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质的服务也吸引着更多企业进驻柳江区。今年以来,柳江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锁定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等产业。重点对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推动了7个谋划类项目和13个洽谈类项目,形成“全员招商”氛围。
柳江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哲介绍,二季度,锚定“双过半”目标,柳江通过“七个一批”项目推进,把在谈项目变为签约项目,对目前在谈成熟的大项目,加快洽谈力度,确保6月份再签约2到3个项目,完成签约投资额目标。同时,强化落地项目服务,重点已签约的7个项目要加快开工建设。
大项目要抓好,小企业也不能落下。在广西京桂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梁忠华告诉记者,今年1—5月,公司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50%的好成绩。今年以来,柳江区通过带着家电产品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的“五进”形式,加大对国家家电消费补贴等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企业销售再上新台阶。广西京桂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忠华说:“柳江区政府不仅带着我们进乡镇、进社区,还在新媒体平台推广上给我们很大的指导,让我们企业对发展更加有信心,在二季度取得更好的成绩。”
围绕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柳江区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压实责任、真抓实干,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当前,柳江区正加快推进天天乐药业等6个亿元级项目投产,预计实现新增产值21亿元。助推志格空调、花红药业等23家重点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和扩大产能。继续实行“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工作机制,以智能小家电、特色农业等为主攻方向精准招商,加快促成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葛婆庙城中村改造、九曲印象等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二季度,柳江区力争实现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6.0%,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2%。
柳江区区长李团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5000多亩粮食高产攻关示范区建设,推动莲藕、香葱、葡萄等‘八个万亩’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力争上半年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7%,水果产量同比增长5.6%。推动79个‘七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全面提速,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42%。我们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的营利性服务业稳增长专班,紧盯文化、体育、娱乐业等4个空白行业进行‘破零’攻坚,推动13家基础较好的重点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力争二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93亿元,同比增长5.0%。”
记者:王磊 苗添雄 刘霏
通讯员:兰德波 覃鹏
来源:《柳州日报》
当前正是玉米采摘上市的季节。6月12日,在柳江区成团镇成团村六偶屯的一个农场内,一场鲜食糯玉米品鉴交流会举行,28款不同品种的鲜食糯玉米集中亮相,吸引了农业专家、当地种植户、种子公司负责人及采购商等约50人参与尝鲜、交流对接。
嘉宾品鉴玉米
上午10时许,暄甜糯8号、都市甜糯8号、暄糯137号等鲜食玉米品种在田中生机勃勃地展露“身姿”,它们有的个大饱满,体型与矿泉水瓶相当,有的小巧玲珑,适宜家用厨具蒸煮。据了解,此次参展的鲜食玉米品种,有的是本地长期种植、深受市场欢迎的“经典款”,也有近年来引进试种、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的 “潜力股”。展台上,热气腾腾的白糯、黑糯、加甜糯以及花糯等各类品种均有受众,与会人员观、闻、尝,评出自己心中的最佳品种。
田中的玉米个大饱满
在当地,小玉米变成了致富的“黄金棒”。“上星期玉米刚成熟,订单密密来!”该农场负责人、本地种植户覃梅丽与记者分享,农场近年引进试种的30亩花糯系列鲜食玉米颇受市场欢迎,亩产约2400斤,目前市场收购价约为1.5元/斤,还带动了当地种植大户对该系列品种进行扩种,不仅在本地销售,还实现了外销。
蒸熟的玉米色泽金黄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龚志宏表示,本次品鉴会展示的均是柳州本地试验示范、推广的优新糯玉米品种,接下来,农业技术人员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与口感,推广改良品种,推出适应市场的优质产品,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黎双 刘心蕊
来源:柳州1号APP
6月13日,在柳江区成团镇龙山村都龙屯,一片向日葵花海正值盛花期,金色的花朵在阳光下争艳,可谓现实版“梵高的油画”。游人穿行于田埂小径,齐胸高的花朵随风摇曳,成为夏日柳州近郊的一道亮丽景观。
不同于城市公园的规整花田,都龙屯向日葵花海以当地的丘陵地貌为背景,颇有乡村野趣。花田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不少游客发出赞叹,不少人穿行于花间小道打卡拍摄,还有游客自行准备了梯子以方便取景。
由于该片向日葵花海位于村庄后的田块中,许多不熟悉路况的游客向村民问路方才找到。此外,向日葵还是一种经济作物,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注意文明赏花。
记者:谢耘
来源:柳州1号APP
提要
柳江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广西云客户端、《柳州日报》、《柳州新闻》、在柳州APP、柳州1号APP等多家媒体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平安柳江的坚实步伐、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各媒体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呈现柳江区各领域蓬勃发展态势。相关重点稿件让我们一起回顾。
“滴滴滴……”近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气瓶充装站内,一场紧张有序的气瓶充装单位安全应急演练正在进行。演练现场警报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场实战化应急救援“大练兵”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演练由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柳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气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聚焦储气罐、运输槽车、气瓶泄漏以及火灾等突发险情,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检验预案、锤炼队伍、提升能力,为气瓶充装行业筑牢安全屏障。
演练现场。
“报告!液化石油气运输槽车阀门发生泄漏,现场有刺鼻气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场巡查人员紧急汇报,充装站内瞬间进入“紧急状态”。应急演练总指挥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工作人员迅速扛起水管冲向液化石油气运输槽车,向空气中泄露的“石油气”进行喷洒稀释,专业人员用专业堵漏器材对泄漏部位进行紧急封堵。随后,警戒线迅速拉起,警示标识设置完毕,引导人员有序撤离。医疗救护人员携带担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可能出现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通讯联络组则争分夺秒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忙而不乱,充分展现各应急小组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预案的检验,更是对实战能力的锤炼。”应急演练总指挥梁春明在演练总结时表示,演练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与企业建立实时沟通机制,通过对讲机、应急指挥平台等渠道,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迟”,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调整。
通过此次实操演练,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筑牢行业安全屏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平安柳江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王海力 韦家雷
来源:人民网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和村庄园的后厨里腾起袅袅热气。厨师们凌晨便开始忙碌,削去玉藕的银白外皮,刀起刀落间,脆嫩的藕片在案板上堆叠成雪浪,经热油翻炸、酱汁勾调,黄金藕盒等二十余道全藕宴菜品次第出锅,荷香混着烟火气在席间弥漫。
百朋镇和村庄园全藕宴。兰德波摄
百朋镇和村庄园全藕宴。姚森友摄
如今,柳江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种植基地,6.4万亩荷塘碧波荡漾,年产量超12万吨,创造出超10亿元的年产值奇迹。“柳江玉藕”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畅销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柳江玉藕”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凭借这一资源优势,柳江区成功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黄金产业”,2024年百朋荷苑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亿元。
全藕宴。兰德波摄
从晨光里的采藕人到餐桌前的食客,一根玉藕串联起种植、加工、旅游的全链条,生动诠释了“一片荷叶托三产,一根玉藕富一方”的乡村振兴图景。
记者:兰德波
来源:人民网
6月12日,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柳州市柳江区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在柳江区文化馆启幕。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全景呈现,全方位展现柳江区禁毒工作的铁腕决心与创新实践,发出坚决打好新时代人民禁毒战争的柳江强音,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柳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培绿在启动仪式上对2025年禁毒宣传月活动及未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他指出,当前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新型毒品加速变异、犯罪手段智能化升级、青少年涉毒风险日益凸显。要以“零容忍”态度深化禁毒斗争,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将禁毒宣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牢;聚焦青少年群体,筑牢“无毒校园”防护屏障;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打防管控宣”五位一体治理格局;要以此次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禁毒宣传教育,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文艺汇演在非遗竹竿舞《竹竿乐》中震撼开场,声声清脆敲击是“毒网破裂”的脆响,用壮乡符号诠释“齐心破毒障”的深刻寓意。小品《醒悟》直击人心,演员以精湛演技刻画了一个家庭因毒品而破碎、主人公在强制隔离戒毒中痛彻心扉最终幡然醒悟的曲折历程,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歌舞《禁毒共担当》则将活动推向高潮,警花们化身坚毅的宣传战士,用深情歌声与飒爽舞姿传递出警民同心、共守无毒家园的磅礴力量。
文艺演出现场。
表演尾声,全体肃立,庄严宣誓:“我宣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铿锵誓言在文化馆上空回荡,线上直播间被“向毒品说不”的弹幕刷屏。
此次活动不仅是柳江区禁毒工作的阶段性展示,更是吹响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的冲锋号。该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源头治理,凝聚最广泛社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庄严承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无毒“绿荫”,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柳江、法治柳江贡献禁毒力量。
记者:钟奇雄 覃宁宁
来源:人民网
图为韦锦东(右一)在收购五彩椒。牙春柳 摄
“好货不能困在山里!”韦锦东暗下决心,要为家乡农产品打开销路。他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收入工作,辞职返乡创办广西国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宣传推广,销售柳江农特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创业初期,乡镇快递物流成本高,严重制约线上销售。为突破这一困局,韦锦东果断自购运输车辆,在土博镇开设菜鸟驿站,专门收购五彩椒等农特产品。从此,他的手机24小时待机,随时响应农户需求。
“曾有一次暴雨夜,农户的五彩椒急需外运,韦锦东当即冒雨驱车进山,泥泞的小路数次让车轮打滑陷入泥坑,他不顾安危全力抢运,只为保住农户辛苦种植的成果。”公司合伙人韦文新回忆道。
2022年,以韦锦东为法人代表的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打造五彩椒全产业供应链。如今,走进该公司仓库,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打包、贴单;专业物流车辆每日穿梭于乡间小道,将一车车新鲜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物流瓶颈突破后,韦锦东深知,要让家乡的农产品真正“火”起来,电商是关键。他迅速组建专业电商团队,打造设备齐全的直播间,让数字经济的春风吹进大山,为乡村振兴赋能。通过网络直播,订单纷至沓来,大山里的农货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广东、湖南、江西等多个省市千家万户。2024年,电商团队网络销售五彩椒达58900单。
图为韦锦东(左一)在直播卖货。牙春柳 摄
为消除种植户后顾之忧,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购政策。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公司均以稳定价格收购,彻底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据统计,2024年,韦锦东带领团队销售五彩椒150万吨,联农带农270户,户均增收700元,公司产值达500万元。如今,五彩椒成为村民的“致富椒”,为乡村振兴添上绚丽色彩。
广西壮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还与柳州市柳江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共建广西阳光助残基地,帮扶土博镇120户残疾人家庭种植五彩椒。公司为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五彩椒苗、肥料、地膜等生产物资,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种植培训,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助残基地成立以来,共开展10期五彩椒种植技术培训,受众500余人次。
“以前种植五彩椒全凭经验,收成差、卖不上价,心里直犯愁。”种植户覃相贤说,韦锦东不仅免费送来种苗和肥料,还带着专家手把手教技术,并承诺保底收购,再也不用担心辛苦种出来的五彩椒烂在地里。
韦锦东长期关注残疾人就业帮扶领域,积极聘用身残志坚的群众到公司任职。从开拓物流渠道,到电商直播热销,再到爱心助残帮扶,韦锦东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他的努力赢得乡亲们的认可,更收获诸多荣誉:2021年柳州螺蛳粉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柳江区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3年第三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优秀奖,并荣获柳州市“十佳青年领头雁”提名奖。
“我是土生土长的土博人,能为家乡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韦锦东表示,下一步,他将深入挖掘柳江农特产品种植、加工故事,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沉浸式体验,积极搭建农旅融合新场景,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让乡村振兴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牙春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村民在采摘辣椒。姚玮怿 摄
“今年试种的樟树港辣椒长势好,个头匀称、肉质厚实,有望迎来好收成。”村民覃翠花双手麻利地摘下一把辣椒,额头的汗珠也掩不住她脸上的笑意。柳江区拉堡镇基隆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健明介绍,这种引自湖南的樟树港辣椒辣味柔和、带有独特清香,深受市场欢迎,已成为村里重点推广的“致富椒”。
随着采收工作全面展开,基隆村大木利屯的新品辣椒陆续上市。不远处的大棚里,整齐堆放的泡沫箱装满了刚采摘的辣椒,工人们正忙着装车封装,准备发往市场。收购商冯伟来仔细分拣刚采摘的樟树港辣椒,“这批樟树港辣椒皮薄肉厚、辣度适中,在广州、上海、长沙的餐饮市场特别抢手。”他拿起几根青翠油亮的辣椒介绍道。
据了解,拉堡镇基隆村大木利屯今年试种3亩新品辣椒,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产值2.4万元,当前市场收购价稳定在每斤3.5元至4.5元之间,每日采收量达80斤。随着辣椒进入盛产期,后期采收量将持续增加,整体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新品辣椒的成功上市,展现了拉堡镇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未来,拉堡镇将继续探索农业产业升级,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姚玮怿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13日,2025年柳州市鲜食糯玉米品种品鉴交流会12日在成团镇成团村六偶屯柳江区果道夫家庭农场举行,众多农技专家、种植户以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探寻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品鉴环节,28个玉米品种经蒸煮后整齐陈列,专家们根据玉米外观、气味、色泽、甜度、糯性等方面进行评判。
图为品鉴交流会现场。韦新娜 摄
“我今年种植玉米30亩,销路不愁,这次特意来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寻找优质新品种。”种植户韦吉冰道出许多参会同行心声,通过现场观摩,种植户对玉米新品种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为今后选种提供重要参考。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深入玉米种植田间,沉浸式观察玉米植株的整体形态、果穗的大小及色泽变化,农技专家围绕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特征、实际产量表现、籽粒品质特点等方面进行讲解,将理论知识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让大家在亲眼所见、亲手感触中,对玉米有更清晰、立体的认知。
“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推动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我们推广暄甜糯6号、暄甜糯8号、农科糯336、京科糯768等品种,既满足种植户对产量和适应性的需求,也契合消费者对口感与营养的追求,在鲜食玉米市场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龚志宏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不断优化鲜食糯玉米品种结构,让鲜食糯玉米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此次活动旨在搭建良好交流平台,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柳州市种子协会、成团镇农业服务中心等技术、产业部门与种植基地紧密协作,通过产学研融合,引进国内优新品种和培育地方特色品种,为柳江区玉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动能。下一步,柳江区将持续发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韦新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柳江区百朋镇享有“中国玉藕之乡”的盛誉,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当地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柳江玉藕,具有“鲜、白、嫩、脆”的特点。今年春季,玉藕种植面积达3.4万亩,预计亩产量3500斤。玉藕早期上市时收购价可达10元/斤,销售高峰期日发货量超过80万斤。凭借优异品质,柳江玉藕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万吨,稳居柳江区出口农产品首位。
百朋镇万亩荷塘。(兰德波摄)
“广西俩老表”在藕田里直播卖藕。(朱柳融摄)
“广西俩老表”与农户向广大网友展示百朋玉藕。(周梦玉摄)
农户在藕田中挖藕。(周梦玉摄)
村民忙着装运玉藕。(兰德波摄)
村民在集中清洗玉藕。(罗春宇摄)
清洗池中的百朋玉藕。(韦蒙玲摄)
绿意盎然的百朋荷苑景区。(兰德波摄)
游客乘坐小火车穿梭荷塘。(韦蒙玲摄)
游客在荷花丛中拍照留念。(兰德波摄)
百朋全藕宴。(陆介广摄)
记者:兰德波 韦蒙玲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来源:《柳州新闻》
今年以来,柳江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对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一产破局提升、二产乘势而上、三产破冰提升”思路,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进“七个一批”项目,实现一二三产协同高效发展,全力冲刺“双过半”目标任务。
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是集药材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成药企业,也是柳江区的老牌企业。近年来,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工厂整体搬迁项目。由于企业的特殊性,在搬迁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生产场地建设要求高、相关证件办理繁琐、新厂通水通电耗时久等诸多挑战。对此,柳江区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积极推动新厂建设各项工作提速。“从柳江区委、区政府到各个部门,都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感到很贴心!”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党总支部书记、董事长韦飞燕表示,只要企业遇到问题,无论节假日,也不分上下班时间,柳江区相关部门都会积极想办法协调解决,对企业各项工作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柳江区“保姆式”的服务,让企业生产更有干劲。今年以来,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积极转变销售模式,在承受内外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逆势而上,今年1月至5月产值同比增长17.6%。如今,新厂房的搬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部分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
记者了解到,广西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整体搬迁项目预计投资额6亿元至8亿元,占地面积201亩,分两期完成。一期现已基本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0亿元。下一步,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挖掘产品新的应用赛道,积极构建“出海”战略,全力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新产品,阔步向大健康产业迈进。韦飞燕说:“政府的积极帮助,让企业不敢懈怠,相信二季度以后,市场会有所回升,通过验证的剂型就可以马上展开规模生产,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市场。”
今年以来,柳江区从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领域着手,聚焦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农产品加工、建材等各类产业,为项目提供贴心服务,确保企业顺利投产、达产。今年1月至5月,柳江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6.08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柳江区工信局局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尼尔表示,围绕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柳江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和企业服务质量,因企施策,做好减产企业贴心服务,进一步缩小减停产企业面,全力以赴推进“七个一批”项目,力争工业投资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8.1亿元目标,实现“双过半”。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质的服务也吸引着更多企业进驻柳江区。今年以来,柳江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锁定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等产业。重点对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推动了7个谋划类项目和13个洽谈类项目,形成“全员招商”氛围。
柳江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哲介绍,二季度,锚定“双过半”目标,柳江通过“七个一批”项目推进,把在谈项目变为签约项目,对目前在谈成熟的大项目,加快洽谈力度,确保6月份再签约2到3个项目,完成签约投资额目标。同时,强化落地项目服务,重点已签约的7个项目要加快开工建设。
大项目要抓好,小企业也不能落下。在广西京桂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梁忠华告诉记者,今年1—5月,公司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50%的好成绩。今年以来,柳江区通过带着家电产品进乡村、进社区、进平台、进政企单位、进展会的“五进”形式,加大对国家家电消费补贴等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企业销售再上新台阶。广西京桂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忠华说:“柳江区政府不仅带着我们进乡镇、进社区,还在新媒体平台推广上给我们很大的指导,让我们企业对发展更加有信心,在二季度取得更好的成绩。”
围绕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柳江区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压实责任、真抓实干,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当前,柳江区正加快推进天天乐药业等6个亿元级项目投产,预计实现新增产值21亿元。助推志格空调、花红药业等23家重点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和扩大产能。继续实行“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工作机制,以智能小家电、特色农业等为主攻方向精准招商,加快促成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葛婆庙城中村改造、九曲印象等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二季度,柳江区力争实现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6.0%,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2%。
柳江区区长李团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5000多亩粮食高产攻关示范区建设,推动莲藕、香葱、葡萄等‘八个万亩’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力争上半年蔬菜产量同比增长4.7%,水果产量同比增长5.6%。推动79个‘七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全面提速,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42%。我们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的营利性服务业稳增长专班,紧盯文化、体育、娱乐业等4个空白行业进行‘破零’攻坚,推动13家基础较好的重点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力争二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93亿元,同比增长5.0%。”
记者:王磊 苗添雄 刘霏
通讯员:兰德波 覃鹏
来源:《柳州日报》
当前正是玉米采摘上市的季节。6月12日,在柳江区成团镇成团村六偶屯的一个农场内,一场鲜食糯玉米品鉴交流会举行,28款不同品种的鲜食糯玉米集中亮相,吸引了农业专家、当地种植户、种子公司负责人及采购商等约50人参与尝鲜、交流对接。
嘉宾品鉴玉米
上午10时许,暄甜糯8号、都市甜糯8号、暄糯137号等鲜食玉米品种在田中生机勃勃地展露“身姿”,它们有的个大饱满,体型与矿泉水瓶相当,有的小巧玲珑,适宜家用厨具蒸煮。据了解,此次参展的鲜食玉米品种,有的是本地长期种植、深受市场欢迎的“经典款”,也有近年来引进试种、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的 “潜力股”。展台上,热气腾腾的白糯、黑糯、加甜糯以及花糯等各类品种均有受众,与会人员观、闻、尝,评出自己心中的最佳品种。
田中的玉米个大饱满
在当地,小玉米变成了致富的“黄金棒”。“上星期玉米刚成熟,订单密密来!”该农场负责人、本地种植户覃梅丽与记者分享,农场近年引进试种的30亩花糯系列鲜食玉米颇受市场欢迎,亩产约2400斤,目前市场收购价约为1.5元/斤,还带动了当地种植大户对该系列品种进行扩种,不仅在本地销售,还实现了外销。
蒸熟的玉米色泽金黄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龚志宏表示,本次品鉴会展示的均是柳州本地试验示范、推广的优新糯玉米品种,接下来,农业技术人员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与口感,推广改良品种,推出适应市场的优质产品,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黎双 刘心蕊
来源:柳州1号APP
6月13日,在柳江区成团镇龙山村都龙屯,一片向日葵花海正值盛花期,金色的花朵在阳光下争艳,可谓现实版“梵高的油画”。游人穿行于田埂小径,齐胸高的花朵随风摇曳,成为夏日柳州近郊的一道亮丽景观。
不同于城市公园的规整花田,都龙屯向日葵花海以当地的丘陵地貌为背景,颇有乡村野趣。花田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不少游客发出赞叹,不少人穿行于花间小道打卡拍摄,还有游客自行准备了梯子以方便取景。
由于该片向日葵花海位于村庄后的田块中,许多不熟悉路况的游客向村民问路方才找到。此外,向日葵还是一种经济作物,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注意文明赏花。
记者:谢耘
来源:柳州1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