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柳江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民政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力办实事”的宗旨狠抓落实,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在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上提水平,打造有柳江特色的民政工作,推动柳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履职尽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学用并重,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区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动民政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以最快行动、最大力度、最实举措落实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推进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基本社会服务更加有效,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新柳江新民政的实际行动。
(二)提质增效,社会救助保障精准有力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至6月为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0718户次21331人次发放低保金854.80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30347户次69218人次发放低保金1784.69万元;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641.43万元、照料护理费96.49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48.161万元;发放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122.42万元。
二是探索脱贫失能护理补贴,巩固弱势群体脱贫成果。积极探索脱贫失能人员护理补贴制度,主动与乡村振兴部门出台失能低收入对象护理救助方案,率先在全区推行失能脱贫人员(含防返贫监测对象)护理补贴政策,有力帮助生活不能自理低保、脱贫对象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以来,积极争取到本级财政资金支持72万元用于开展低保户、脱贫户失能人员护理补贴,符合条件的全失能和半失能人员分别获得每人每月护理补贴300元、150元,上半年共发放护理补贴1209人次29.4万元,有效帮助了因病、因残、因精神智力等方面生活失能对象家庭解决护理问题,防止弱势脱贫对象返贫致贫。
(三)多措并举,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创新乡镇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方式。探索土博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6月土博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开始试运营,现有在院老人22人。实现“公建民营”后,土博镇敬老院除了继续保障特困人员入住及生活质量,还将扩大保障范围,进一步优化服务设施设备,有效破解农村社会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补齐城乡养老服务区域性差距短板。
二是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目前我区已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8床,主要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的散居特困、低保、重度残疾、低收入对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照护服务体系。截至6月中旬,柳江区家庭养老床位共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602人次。
三是推行医养结合确保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医养结合流转床位的资源优势,通过设立医疗救治区(总院)、隔离缓冲区(成团分院)、委托院内医养结合综合医院开展老人的健康检测和医疗服务工作等措施,有效解决了4个院区老人的院内就医问题,避免院外治疗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与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立对口转诊绿色通道,协作做好养老机构和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除院内老人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救治,还在医院派驻护理人员,设立住院陪护班组,负责全区1300多名散居特困人员随时需要住院治疗的住院护理和管理。2023年以来共派出护理人员750人次,全力做好特困人员住院121人次、累计住院1273天期间的护理服务,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四)统筹协调,社会工作服务日趋完善
一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打开新局面。联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针对性地召开专题联席会议5次。1至6月通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开展困境儿童个案服务5例(人),成功办结3例(人),大大缩短了困境儿童个案的完成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2023年3月,柳江区困境儿童个案获得市级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并在柳州市社工活动周作典型发言,为今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是发挥社工站在基层的作用。督导一线社工利用专业技能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专业服务,1至6月共开展个案服务3例,社区活动7场,提高了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营造了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
(五)创新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2023年1 月由我局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首次在柳江区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共有432人参加报名,初审条件合格人数为341人,其中本科学历157人,占合格人数的46%。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等程序层层筛选,层层把关,按要求考核合格人员104人,2月底完成录用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58名,其中有6名中共党员,6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此次招聘,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了柳州市要求城市社区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不少于 16 人的配备标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二、真抓实干,高质量完成下半年工作
(一)加强基层保障能力建设,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问题。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建设好乡镇社工站,开展入户核查,缓解基层民政工作经办服务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等问题,切实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民政工作有序开展。
(二)健全完善托底性社会救助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发现困难对象并及时救助,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社会救助工作。
(三)积极推进各项社会福利工作。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抓好全区残疾人补贴补助资格审定及发放管理,落实定期复核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强法制宣传;开展民政对象的生物认证、入户探访及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四)严格规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办事窗口行风建设,健全和落实服务承诺制,优化工作流程,继续完善和落实好便民措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杜绝出现非法社会组织;在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继续做好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和办公经费的落实和督促;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完成相关道路和建筑物的命名和更名。
(五)建立健全监管与核查机制。加大对民政政策落实情况和民政领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畅通社会救助申请、监督、投诉举报渠道,健全投诉举报核查制度。对在享的民政对象严格核查管理,继续开展生物建模和认证工作,结合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全面建立对象精准、进出有序、规范有效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民政工作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水平。
柳州市柳江区民政局
2023年6月30日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柳江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民政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力办实事”的宗旨狠抓落实,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在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上提水平,打造有柳江特色的民政工作,推动柳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履职尽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学用并重,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区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动民政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以最快行动、最大力度、最实举措落实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推进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基本社会服务更加有效,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新柳江新民政的实际行动。
(二)提质增效,社会救助保障精准有力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至6月为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0718户次21331人次发放低保金854.80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30347户次69218人次发放低保金1784.69万元;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641.43万元、照料护理费96.49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48.161万元;发放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122.42万元。
二是探索脱贫失能护理补贴,巩固弱势群体脱贫成果。积极探索脱贫失能人员护理补贴制度,主动与乡村振兴部门出台失能低收入对象护理救助方案,率先在全区推行失能脱贫人员(含防返贫监测对象)护理补贴政策,有力帮助生活不能自理低保、脱贫对象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以来,积极争取到本级财政资金支持72万元用于开展低保户、脱贫户失能人员护理补贴,符合条件的全失能和半失能人员分别获得每人每月护理补贴300元、150元,上半年共发放护理补贴1209人次29.4万元,有效帮助了因病、因残、因精神智力等方面生活失能对象家庭解决护理问题,防止弱势脱贫对象返贫致贫。
(三)多措并举,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创新乡镇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方式。探索土博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6月土博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开始试运营,现有在院老人22人。实现“公建民营”后,土博镇敬老院除了继续保障特困人员入住及生活质量,还将扩大保障范围,进一步优化服务设施设备,有效破解农村社会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补齐城乡养老服务区域性差距短板。
二是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目前我区已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8床,主要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的散居特困、低保、重度残疾、低收入对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照护服务体系。截至6月中旬,柳江区家庭养老床位共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602人次。
三是推行医养结合确保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医养结合流转床位的资源优势,通过设立医疗救治区(总院)、隔离缓冲区(成团分院)、委托院内医养结合综合医院开展老人的健康检测和医疗服务工作等措施,有效解决了4个院区老人的院内就医问题,避免院外治疗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与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立对口转诊绿色通道,协作做好养老机构和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除院内老人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救治,还在医院派驻护理人员,设立住院陪护班组,负责全区1300多名散居特困人员随时需要住院治疗的住院护理和管理。2023年以来共派出护理人员750人次,全力做好特困人员住院121人次、累计住院1273天期间的护理服务,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四)统筹协调,社会工作服务日趋完善
一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打开新局面。联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针对性地召开专题联席会议5次。1至6月通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开展困境儿童个案服务5例(人),成功办结3例(人),大大缩短了困境儿童个案的完成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2023年3月,柳江区困境儿童个案获得市级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并在柳州市社工活动周作典型发言,为今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是发挥社工站在基层的作用。督导一线社工利用专业技能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专业服务,1至6月共开展个案服务3例,社区活动7场,提高了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营造了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
(五)创新管理,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2023年1 月由我局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首次在柳江区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共有432人参加报名,初审条件合格人数为341人,其中本科学历157人,占合格人数的46%。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等程序层层筛选,层层把关,按要求考核合格人员104人,2月底完成录用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58名,其中有6名中共党员,6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此次招聘,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了柳州市要求城市社区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不少于 16 人的配备标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二、真抓实干,高质量完成下半年工作
(一)加强基层保障能力建设,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问题。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建设好乡镇社工站,开展入户核查,缓解基层民政工作经办服务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等问题,切实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民政工作有序开展。
(二)健全完善托底性社会救助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发现困难对象并及时救助,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社会救助工作。
(三)积极推进各项社会福利工作。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抓好全区残疾人补贴补助资格审定及发放管理,落实定期复核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强法制宣传;开展民政对象的生物认证、入户探访及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四)严格规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办事窗口行风建设,健全和落实服务承诺制,优化工作流程,继续完善和落实好便民措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杜绝出现非法社会组织;在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继续做好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和办公经费的落实和督促;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完成相关道路和建筑物的命名和更名。
(五)建立健全监管与核查机制。加大对民政政策落实情况和民政领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畅通社会救助申请、监督、投诉举报渠道,健全投诉举报核查制度。对在享的民政对象严格核查管理,继续开展生物建模和认证工作,结合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全面建立对象精准、进出有序、规范有效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民政工作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水平。
柳州市柳江区民政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