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农字〔2022〕28号
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柳州市
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柳州市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15日
柳州市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2年柳江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自治区财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的通知》(桂财农〔2022〕6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第二批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柳财预追〔2022〕2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发〔2022〕81号)要求,结合柳江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和油料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22年柳州市政府下达给柳江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任务0.14万亩,柳江区计划完成种植面积0.148万亩以上。通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稳步扩大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带动主要粮油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提高我区大豆、玉米生产能力。
二、补贴对象范围
补贴对象为承担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并经本(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核验确定后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者,包括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科所、农垦农场、农业企业等生产者。并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一)种植模式必须符合“春种复合间种”、“夏种倒茬复合套种”、“夏种复合间种”或者大豆玉米间套种“3+2”、“4+2”其中一种模式的田间布局。
(二)经(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评估或测产,大豆、玉米的产量达到正常水平(当地平均水平)。
已领取此项补贴的生产者同样可以申报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种粮补贴。
三、补贴面积依据和补贴标准
(一)补贴面积
实行补贴面积自愿申报部门核实制,以补贴对象在本(县)区内实际种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准。
(二)补贴标准
全(县)区统一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根据上级分配下达的资金总量和全(县)区核验确定后的补贴面积总数据实测算确定。每亩补贴标准控制在200元以内。具体执行春播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按照200元/亩(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50元/亩,自治区财政安排50元/亩)补贴,夏播的补贴标准计算公式为:(上级下达资金总额-春播已发放资金)/夏播核验确定后总面积。
四、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
补贴对象清单、补贴面积经镇人民政府、(县)区级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按程序审核确认,在补助对象种植大豆玉米的所在地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或经营主体账号兑现补贴资金。
五、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按照制定实施方案—政策宣传和组织申报—对种植情况进行抽查核验—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审核公示—兑付补贴资金—整理台账归档—项目总结和绩效自评的程序进行。
(一)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方案要求,立足柳江区实际,及时制定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区域、种植模式、补助方式和标准、验收标准、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实施方案报送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备案。
(二)政策宣传和组织申报
根据柳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使基层干部群众、广大农户、各类种植经营主体了解补贴政策的内容。在2022年6月30日前组织实施主体申报,申报内容包括计划实施面积、种植模式、补助方式等。
(三)对种植情况进行抽查核验
由柳江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辖区内承担项目实施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情况进行田间抽查核验。具体核验方法以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田间调查与测产验收。
(四)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审核公示。
各镇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整理编制补贴对象、补贴面积清单,经镇人民政府、(县)区级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按程序审核确认,在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公示5天。公示期间出现异议的,镇人民政府要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必要时进行二次公示。
(五)兑付补贴资金
公示无异议后,(县)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实施核验结果,制定资金兑付清单,报送(县)区财政局。由(县)区财政局将补贴资金直接转金融机构或拨付各镇财政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直接兑付到补贴对象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账户或通过转账方式兑付给相关实施主体,不允许现金兑付。
(六)整理台账归档。
项目实施要建立补助环节、补助对象、补助面积及补助方式台账,及时将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考核、总结等有关文档和照片资料立卷归档。并加强工作调度,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开展自评总结等。
(七)及时做好总结和绩效自评。
(县)区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12月10日前将项目工作总结和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成立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梁海勇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秦朱海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 员:钟永坤 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
覃春宁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
覃柳盛 区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股长
覃淑华 区农业农村局信息与规划发展股股长
蓝启和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第一副主任
韦冬梅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补贴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秦朱海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和项目实施所涉及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干部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补贴标准、组织对种植情况抽查核验、兑付资金、监督检查及信访处理、材料收集及总结等工作,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小组加强沟通协调,具体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县)区农业农村局切实抓好种植面积落实,做好种子、机具调度和农资市场管理,确保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资需要。聚焦适宜品种、播种、除草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明确主推种植模式,指导农民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种植任务。
(三)加强监督管理
(县)区农业农村局按照自治区要求,每月调度上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进展情况。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严禁截留、挪用、超范围使用和长时间滞留账户,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四)做好典型宣传
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政策宣传力度,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会议、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形式,强化政策解读和技术宣传,积极宣传复合种植成效,调动农民种粮种豆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一
江农字〔2022〕28号
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柳州市
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柳州市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15日
柳州市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2年柳江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自治区财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的通知》(桂财农〔2022〕6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第二批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柳财预追〔2022〕2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发〔2022〕81号)要求,结合柳江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和油料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22年柳州市政府下达给柳江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任务0.14万亩,柳江区计划完成种植面积0.148万亩以上。通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稳步扩大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带动主要粮油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提高我区大豆、玉米生产能力。
二、补贴对象范围
补贴对象为承担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并经本(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核验确定后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者,包括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科所、农垦农场、农业企业等生产者。并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一)种植模式必须符合“春种复合间种”、“夏种倒茬复合套种”、“夏种复合间种”或者大豆玉米间套种“3+2”、“4+2”其中一种模式的田间布局。
(二)经(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评估或测产,大豆、玉米的产量达到正常水平(当地平均水平)。
已领取此项补贴的生产者同样可以申报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种粮补贴。
三、补贴面积依据和补贴标准
(一)补贴面积
实行补贴面积自愿申报部门核实制,以补贴对象在本(县)区内实际种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准。
(二)补贴标准
全(县)区统一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根据上级分配下达的资金总量和全(县)区核验确定后的补贴面积总数据实测算确定。每亩补贴标准控制在200元以内。具体执行春播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按照200元/亩(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50元/亩,自治区财政安排50元/亩)补贴,夏播的补贴标准计算公式为:(上级下达资金总额-春播已发放资金)/夏播核验确定后总面积。
四、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
补贴对象清单、补贴面积经镇人民政府、(县)区级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按程序审核确认,在补助对象种植大豆玉米的所在地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或经营主体账号兑现补贴资金。
五、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按照制定实施方案—政策宣传和组织申报—对种植情况进行抽查核验—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审核公示—兑付补贴资金—整理台账归档—项目总结和绩效自评的程序进行。
(一)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方案要求,立足柳江区实际,及时制定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区域、种植模式、补助方式和标准、验收标准、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实施方案报送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备案。
(二)政策宣传和组织申报
根据柳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使基层干部群众、广大农户、各类种植经营主体了解补贴政策的内容。在2022年6月30日前组织实施主体申报,申报内容包括计划实施面积、种植模式、补助方式等。
(三)对种植情况进行抽查核验
由柳江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辖区内承担项目实施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情况进行田间抽查核验。具体核验方法以随机抽查的形式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田间调查与测产验收。
(四)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审核公示。
各镇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整理编制补贴对象、补贴面积清单,经镇人民政府、(县)区级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按程序审核确认,在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公示5天。公示期间出现异议的,镇人民政府要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必要时进行二次公示。
(五)兑付补贴资金
公示无异议后,(县)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实施核验结果,制定资金兑付清单,报送(县)区财政局。由(县)区财政局将补贴资金直接转金融机构或拨付各镇财政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直接兑付到补贴对象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账户或通过转账方式兑付给相关实施主体,不允许现金兑付。
(六)整理台账归档。
项目实施要建立补助环节、补助对象、补助面积及补助方式台账,及时将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考核、总结等有关文档和照片资料立卷归档。并加强工作调度,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开展自评总结等。
(七)及时做好总结和绩效自评。
(县)区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12月10日前将项目工作总结和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报送市农业农村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成立柳江区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梁海勇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秦朱海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 员:钟永坤 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
覃春宁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
覃柳盛 区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股长
覃淑华 区农业农村局信息与规划发展股股长
蓝启和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第一副主任
韦冬梅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补贴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秦朱海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和项目实施所涉及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干部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补贴标准、组织对种植情况抽查核验、兑付资金、监督检查及信访处理、材料收集及总结等工作,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小组加强沟通协调,具体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县)区农业农村局切实抓好种植面积落实,做好种子、机具调度和农资市场管理,确保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资需要。聚焦适宜品种、播种、除草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明确主推种植模式,指导农民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种植任务。
(三)加强监督管理
(县)区农业农村局按照自治区要求,每月调度上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进展情况。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严禁截留、挪用、超范围使用和长时间滞留账户,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四)做好典型宣传
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政策宣传力度,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会议、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形式,强化政策解读和技术宣传,积极宣传复合种植成效,调动农民种粮种豆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