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柳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模式切换

“版面”十足!柳江发展新成效闪耀“出镜”

来源: 微柳江  |   发布日期: 2025-07-21 10:10   |

摘要

柳江区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获得各级主流媒体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柳州1号APP、在柳州APP等媒体平台,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等领域亮点成效,精准报道、深度剖析,全方位展现柳江高质量发展新形象,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相关重点稿件让我们一起回顾。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大局,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民生根本、发展基石。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供给,完善促进机制,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柳江区紧扣“三个突破年”活动部署,将就业工作置于民生保障首位,创新举措、靶向发力,在稳就业促就业上持续攻坚突破,跑出“加速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平台,拓展就业“新路径”

“零工市场里各类岗位信息一目了然,还有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对接,大幅提升求职效率,正规又省心,我已经看中几家心仪公司。”求职者郑钰凡表示。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6月19日,柳江区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暨零工市场揭牌仪式在柳江区江都不夜城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招聘会,更是柳江区为求职者搭建的规范便捷就业平台,助力民营企业用工,推动柳江区多渠道灵活就业从“零”到“灵”升级。自5月下旬试运营以来,该零工市场已发布超3000个岗位信息,吸引500余人报名,超1.2万人次进行线上互动,带动200余人灵活就业,促成350人面试,306人成功入职,高效疏通零工市场供需堵点,让零工就业更加高效、便捷。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柳江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搭建各类就业平台,为求职者和企业牵线搭桥。通过举办“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同步开展线上招聘,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求职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岗位信息。今年以来,柳江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7场,组织220家优质企业提供15817个岗位,招聘会共吸引14828人参加,现场达成用工意向845人。截至目前,柳江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63%。


聚焦重点,打造就业“稳定器”

6月20日,位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区的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工人驾驶叉车来回穿梭为大货车装货,生产车间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每天有10多辆货车进出厂区,这是公司产销两旺的缩影。“非常感谢政府通过‘送工入企’活动服务,精准对接,让企业顺利招聘到各岗位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健康有序运营。”该公司人事行政总监谢柳君表示。

美申园食品的生产车间。

工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柳江区以产业用工服务为“强引擎”与“稳定器”。通过高位谋划、精准施策,从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技能培训等多维度发力,构建重点产业园用工服务体系,破解企业“用工难”与人才“就业难”堵点,以优质人力资源供给,赋能园区产能释放与企业转型,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柳江区聚焦重点产业园区用工需求,深入开展“点对点”送人入企专项活动。通过在辖区内重点产业园区和各镇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招聘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今年以来,已向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柳州稳远电器有限公司、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公司等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点对点”输送劳动力172人次。求职者通过实地参观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共有68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有效助力重点产业园区人才培养,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用工保障。此外,柳江区强化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开通赴粤返岗复工专列“点对点”输送农民工;建成18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4610人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对一”帮扶,开发276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120名监测户劳动力,发放岗位补贴117.33万元。


创新培训,激发就业“新动能”

“我从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企业招聘信息,顺利应聘上叉车司机岗位。之前参加了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且考试合格,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很有帮助。”求职者覃俊表示。

为了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柳江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采取“点单式”培训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设置培训项目。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如叉车、焊工、电商直播、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制作、中式面点师等10余项热门课程。培训机构根据求职者“点单”需求,迅速“接单”并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培训实效性。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今年以来,柳江区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期,培训707人。对于培训合格的学员,培训机构还积极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实现了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同时,柳江区还积极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共给194人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38.78万元,激发了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稳就业的征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未来,柳江区将继续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开拓创新,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更多劳动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现就业梦想,为柳江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韦蒙玲

来源:人民网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乎千家万户福祉。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目标,通过教育共同体聚力、科研教研赋能等举措,推动区域教育从“均衡发展”向“优质共进”跨越,交出一份亮眼的教学质量提升答卷。

老师授课。

“城乡学校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送教到村口”,这是柳江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2022年8月,柳江区整合区域资源,构建起“274”教育共同体体系——2个学前教育联盟、7个小学教育集团、4个初中教育联盟,以“强校带弱校、城区扶乡村”模式打破教育壁垒。三年来,城区龙头学校通过中考备考研讨、学科片区联动、课例展示等活动,将优质教学经验“点对点”输送至农村学校,让“城乡教育手拉手,质量提升一起走”从愿景变为现实。

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引擎”的持续驱动。柳江区以“四大抓手”构建教研新生态:教学常规视导实行“一校一案”,中考备考提供“菜单式”服务,让管理效能直达课堂;16个区域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成长“孵化器”,送教下乡、专题研讨让骨干教师“辐射一片”;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教学竞赛,3年间斩获市级以上一等奖58人次,物理微课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强化科研赋能,重视课题研究实践指导,以研促教,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柳州市思贤中学“尚美”体艺节。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始终秉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培养勤劳进取的远行少年’育人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师生及家长的协同努力下,我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显著提升,取得质的飞跃。”柳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三年级主任杨超敏说道。

晨曦微露时,校园里已有教师备课的身影;夜幕降临后,办公室内仍回荡着教研讨论的声音;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们耐心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面对教育改革新要求,他们融入新理念、新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坚持爱与责任并重的理念管理班级,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引导,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今后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善教勤研、厚德爱生、善思乐学’的教育理念,带出更优秀的班集体。”柳江区第二中学2210班班主任覃静说道。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让柳江教育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不断突破,让“学有所教、教有所成”的愿景逐渐照进现实,成为柳江百姓心中温暖而坚实的幸福底色。

中考出征。

如今,柳江区教育质量节节攀升:2021年以来,23项成果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跻身自治区级榜单,21节微课获评自治区级精品微课,2025年中考质量实现历史跨越……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持续精进的教学积淀,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执着追求,更是柳江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坚实步履。

记者:梁旎旎  兰德波

来源:人民网


7月19日晚,柳州市柳江区“荷风乐动·声夏时光”荷花文化旅游季在百朋镇荷苑景区启幕。

音乐会现场,舞台灯光与荷塘夜色交相辉映。多支乐队轮番登场,激昂的节奏点燃全场气氛。观众们挥舞着荧光棒,舞动的光点汇聚成一片璀璨“星海”,与荷塘上空的星光遥相呼应,现场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

荷塘音乐会现场。

荷塘音乐会现场。

作为“玉藕之乡”的百朋镇,以出产优质双季莲藕闻名。本届荷花文化旅游季依托当地万亩荷塘的生态景观,深度融合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精心策划了“荷塘音乐会+民俗展示+文旅推广”等多元活动,旨在充分展现柳江本土文化魅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循着荷香与乐声,了解柳江、走进柳江、爱上柳江。

百朋镇荷苑景区。

百朋镇荷苑景区。

百朋镇荷苑景区荷花。

百朋镇荷苑景区荷花。

据了解,本届荷花文化旅游季将持续至8月17日。活动期间,游客可漫步荷塘栈道,体验非遗文创周的传统匠心,品尝荷花美食节的特色风味,欣赏荷田服装秀的国风雅韵,感受村BA篮球赛的激情活力。

记者:甘立俊  周宏山  兰德波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荷苑景区数百亩荷花

逐渐迎来盛花期,粉嫩的花瓣点缀在翠绿荷叶间,

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田园画卷,吸引大批游客

前来“打卡”赏景。图为当地荷花美景。


图为游客乘坐荷田小火车赏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记者:牙春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夏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镇西村迎来麻竹丰收季。放眼望去,山坡上苍翠欲滴的麻竹林随风摇曳,一根根鲜嫩肥硕的麻竹笋破土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香。

图为种植户正在采挖麻竹笋。

走进镇西村拉寨屯村民曾昭路的麻竹基地,只见他穿梭竹林间,快速锁定成熟的麻竹笋,手中铁铲精准一挥,“啪”的一声,一根裹着湿润泥土的麻竹笋便采收入袋。

图为麻竹笋破土而出。

“我们每天都来采挖高度适中的麻竹笋,不然过两天长太高,会过度消耗养分,影响周边麻竹笋生长。”曾昭路指着刚采收的麻竹笋说,该基地这批麻竹于2021年种植,面积约200亩,今年麻竹产笋量高,进入丰产期后,平均亩产约2000斤。麻竹笋采收期长,可持续至11月,采收结束便对竹丛进行科学管护,修剪老弱竹、松土施肥,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山坡下,村民们将刚采收的麻竹笋剥壳、切段。麻竹笋脱掉浅褐色“外衣”,被整齐摆放至箩筐内,等待装车运往目的地。


图为麻竹笋去皮后笋身洁白,挂着水珠。

据悉,今年,镇西村1500亩麻竹迎来大丰收,这些麻竹笋个头硕大、肉质厚实,味甘鲜脆,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目前正值采收旺季,该村麻竹笋主要供应本地酸笋加工企业,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稳定优质原料。

近年来,随着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竹笋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百朋镇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麻竹种植,目前全镇麻竹种植总面积约3300亩。当地通过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麻竹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力将麻竹这片“大叶子”打造成带动民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韦新娜  杨志雄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全国青少年民族体育运动会舞龙舞狮热身赛(广西站)在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圆满落幕。17支队伍、181名运动员腾跃翻转间,为柳江夏日播撒出最鲜活的非遗色彩。

图为热身赛现场。

赛场上,龙身翻腾如游云,狮头点睛显灵动。小运动员们或纵身跃起展现“鲤鱼摆尾”,或默契配合演绎“群狮贺喜”,力量与技巧在鼓点中交融,扎实功底赢得观众席掌声与喝彩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中法“狮语”者联队亮相传统家庭组,携《童狮戏球闹欢腾》惊艳全场。法国友人、领队李力安表示,初次接触中国龙狮魂,参赛方悟这不只是技艺,更是滚烫文化,“回国后我定让更多人知晓,中国非遗如此有魅力!”


图为醒狮表演。

柳江区狮韵醒狮传承基地派出3支队伍征战3项赛事,最终捧回2银1铜。东道主柳邕高级中学成最大赢家——其A队在传统壮狮赛中勇夺金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广西壮狮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柳邕高级中学以“柳邕模式”书写传承答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驻校授课、校本课程系统教学、分层训练衔接节庆活动,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体育公益教学站点。队长邓恒山捧着奖杯笑道,传承技艺唯有在少年汗水中,方能真正苏醒。

此次赛事由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指导、青少年委员会主办,设壮狮、南狮、舞龙等36个项目。百色市田阳区民族中学、横州市百合中学、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B队等12支代表队夺得冠军。赛事不仅是技艺交流与切磋,更是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记者:兰德波  罗春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烟花划破夜空,电吉他、架子鼓奏响音符,当一时野乐队带来的摇滚歌曲《不再犹豫》唱响时,现场观众跟着节奏挥舞起荧光棒,瞬间点亮了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的夏夜。7月19日晚,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荷塘音乐会浪漫上演。

舞台搭在百朋镇的万亩荷塘中,此时,塘中荷花已亭亭玉立,露出“尖尖角”,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简约的背景板上,“荷风乐动·声夏时光”等字样分外耀眼,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拿出手机记录这一欢乐时刻。

航拍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荷塘音乐会现场。

百朋镇土生土长的原创歌手梁海洋,一上场便带来了《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里祝平安》两首原创歌曲,现场欢呼声不断;柳州本地乐队——五角星乐队、柳州老炮乐队等带来的《New Boy》《你要跳舞吗》等节目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挥舞的荧光棒此起彼伏。

“第一次在荷塘里表演,感觉非常特别。”五角星乐队主唱马筱会笑着说,以前都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间穿行,没想到乡村的音乐会氛围也很好,观众也特别热情。


乐队表演。

来自来宾市武宣县的蔡秋敏更是兴奋,一边听歌一边在手机里发信息给朋友,让他们也来玩。“开在荷塘里的音乐会竟然那么潮,都是年轻人喜欢的节目。”蔡秋敏说,不仅能赏花,还能品尝特色美食,很有意思。

在观众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时光时,舞台旁的糖水摊、冰激凌售卖车、竹编日用品等摊点,同样聚集了不错的人气。


这场在荷塘里“长”出的音乐会,只是2025年柳江区荷花文化旅游季的一个序幕。眼下,百朋镇数百亩荷花进入盛花期,2025年柳江区荷花文化旅游季以荷花为媒,陆续举办村BA、荷花美食文化节、非遗文创周、荷田服装秀等活动,将乡村文化、荷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机结合,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朱柳融

来源:柳州1号APP



7月19日晚,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在百朋荷苑景区的荷塘音乐会中盛大开启,一年一度的荷花盛放季节如约而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荷乡美景、看精彩表演、尝各色美食。

夜幕下,舞狮腾跃、灯光璀璨,烟火划破夜空,歌手激情献唱与乐队演出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角星乐队主唱马筱会表示,第一次在荷塘月色的美丽氛围中演出,感受到观众们的热情,这种体验十分特别。

歌手梁海洋是土生土长的百朋人,他现场用家乡话与观众打招呼,引来了父老乡亲们热烈的回应。

游客蔡秋敏说,荷香伴着音乐,百朋的夏夜太美好了,希望大家都到百朋来赏荷花。


除开幕式外,非遗打铁花、长桌宴、村BA、美食节等17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持续至8月。游客可打卡集章赢好礼,在特产店品鉴折扣特产,感受“莲”“廉”文化与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记者:练芳  刘霏  黄彦阁(实习)

来源:在柳州APP



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面”十足!柳江发展新成效闪耀“出镜”

来源: 微柳江  |   发布日期: 2025-07-21 10:10   

摘要

柳江区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获得各级主流媒体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柳州1号APP、在柳州APP等媒体平台,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等领域亮点成效,精准报道、深度剖析,全方位展现柳江高质量发展新形象,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相关重点稿件让我们一起回顾。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大局,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民生根本、发展基石。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供给,完善促进机制,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以来,柳江区紧扣“三个突破年”活动部署,将就业工作置于民生保障首位,创新举措、靶向发力,在稳就业促就业上持续攻坚突破,跑出“加速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平台,拓展就业“新路径”

“零工市场里各类岗位信息一目了然,还有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对接,大幅提升求职效率,正规又省心,我已经看中几家心仪公司。”求职者郑钰凡表示。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6月19日,柳江区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暨零工市场揭牌仪式在柳江区江都不夜城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招聘会,更是柳江区为求职者搭建的规范便捷就业平台,助力民营企业用工,推动柳江区多渠道灵活就业从“零”到“灵”升级。自5月下旬试运营以来,该零工市场已发布超3000个岗位信息,吸引500余人报名,超1.2万人次进行线上互动,带动200余人灵活就业,促成350人面试,306人成功入职,高效疏通零工市场供需堵点,让零工就业更加高效、便捷。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柳江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搭建各类就业平台,为求职者和企业牵线搭桥。通过举办“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同步开展线上招聘,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求职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岗位信息。今年以来,柳江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7场,组织220家优质企业提供15817个岗位,招聘会共吸引14828人参加,现场达成用工意向845人。截至目前,柳江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63%。


聚焦重点,打造就业“稳定器”

6月20日,位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区的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工人驾驶叉车来回穿梭为大货车装货,生产车间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每天有10多辆货车进出厂区,这是公司产销两旺的缩影。“非常感谢政府通过‘送工入企’活动服务,精准对接,让企业顺利招聘到各岗位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健康有序运营。”该公司人事行政总监谢柳君表示。

美申园食品的生产车间。

工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柳江区以产业用工服务为“强引擎”与“稳定器”。通过高位谋划、精准施策,从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技能培训等多维度发力,构建重点产业园用工服务体系,破解企业“用工难”与人才“就业难”堵点,以优质人力资源供给,赋能园区产能释放与企业转型,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柳江区聚焦重点产业园区用工需求,深入开展“点对点”送人入企专项活动。通过在辖区内重点产业园区和各镇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大宣传力度,拓宽招聘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今年以来,已向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柳州稳远电器有限公司、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公司等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点对点”输送劳动力172人次。求职者通过实地参观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共有68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有效助力重点产业园区人才培养,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用工保障。此外,柳江区强化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开通赴粤返岗复工专列“点对点”输送农民工;建成18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4610人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对一”帮扶,开发276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120名监测户劳动力,发放岗位补贴117.33万元。


创新培训,激发就业“新动能”

“我从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企业招聘信息,顺利应聘上叉车司机岗位。之前参加了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且考试合格,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很有帮助。”求职者覃俊表示。

为了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柳江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采取“点单式”培训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设置培训项目。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如叉车、焊工、电商直播、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制作、中式面点师等10余项热门课程。培训机构根据求职者“点单”需求,迅速“接单”并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培训实效性。

市民在应聘现场交流。

今年以来,柳江区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期,培训707人。对于培训合格的学员,培训机构还积极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实现了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同时,柳江区还积极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共给194人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38.78万元,激发了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稳就业的征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未来,柳江区将继续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开拓创新,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更多劳动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现就业梦想,为柳江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韦蒙玲

来源:人民网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乎千家万户福祉。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目标,通过教育共同体聚力、科研教研赋能等举措,推动区域教育从“均衡发展”向“优质共进”跨越,交出一份亮眼的教学质量提升答卷。

老师授课。

“城乡学校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送教到村口”,这是柳江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2022年8月,柳江区整合区域资源,构建起“274”教育共同体体系——2个学前教育联盟、7个小学教育集团、4个初中教育联盟,以“强校带弱校、城区扶乡村”模式打破教育壁垒。三年来,城区龙头学校通过中考备考研讨、学科片区联动、课例展示等活动,将优质教学经验“点对点”输送至农村学校,让“城乡教育手拉手,质量提升一起走”从愿景变为现实。

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引擎”的持续驱动。柳江区以“四大抓手”构建教研新生态:教学常规视导实行“一校一案”,中考备考提供“菜单式”服务,让管理效能直达课堂;16个区域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成长“孵化器”,送教下乡、专题研讨让骨干教师“辐射一片”;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开展教学竞赛,3年间斩获市级以上一等奖58人次,物理微课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强化科研赋能,重视课题研究实践指导,以研促教,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柳州市思贤中学“尚美”体艺节。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始终秉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培养勤劳进取的远行少年’育人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师生及家长的协同努力下,我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显著提升,取得质的飞跃。”柳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三年级主任杨超敏说道。

晨曦微露时,校园里已有教师备课的身影;夜幕降临后,办公室内仍回荡着教研讨论的声音;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们耐心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面对教育改革新要求,他们融入新理念、新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坚持爱与责任并重的理念管理班级,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引导,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今后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善教勤研、厚德爱生、善思乐学’的教育理念,带出更优秀的班集体。”柳江区第二中学2210班班主任覃静说道。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让柳江教育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不断突破,让“学有所教、教有所成”的愿景逐渐照进现实,成为柳江百姓心中温暖而坚实的幸福底色。

中考出征。

如今,柳江区教育质量节节攀升:2021年以来,23项成果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跻身自治区级榜单,21节微课获评自治区级精品微课,2025年中考质量实现历史跨越……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持续精进的教学积淀,是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执着追求,更是柳江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坚实步履。

记者:梁旎旎  兰德波

来源:人民网


7月19日晚,柳州市柳江区“荷风乐动·声夏时光”荷花文化旅游季在百朋镇荷苑景区启幕。

音乐会现场,舞台灯光与荷塘夜色交相辉映。多支乐队轮番登场,激昂的节奏点燃全场气氛。观众们挥舞着荧光棒,舞动的光点汇聚成一片璀璨“星海”,与荷塘上空的星光遥相呼应,现场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

荷塘音乐会现场。

荷塘音乐会现场。

作为“玉藕之乡”的百朋镇,以出产优质双季莲藕闻名。本届荷花文化旅游季依托当地万亩荷塘的生态景观,深度融合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精心策划了“荷塘音乐会+民俗展示+文旅推广”等多元活动,旨在充分展现柳江本土文化魅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循着荷香与乐声,了解柳江、走进柳江、爱上柳江。

百朋镇荷苑景区。

百朋镇荷苑景区。

百朋镇荷苑景区荷花。

百朋镇荷苑景区荷花。

据了解,本届荷花文化旅游季将持续至8月17日。活动期间,游客可漫步荷塘栈道,体验非遗文创周的传统匠心,品尝荷花美食节的特色风味,欣赏荷田服装秀的国风雅韵,感受村BA篮球赛的激情活力。

记者:甘立俊  周宏山  兰德波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近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荷苑景区数百亩荷花

逐渐迎来盛花期,粉嫩的花瓣点缀在翠绿荷叶间,

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田园画卷,吸引大批游客

前来“打卡”赏景。图为当地荷花美景。


图为游客乘坐荷田小火车赏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粉嫩的荷花。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图为游客在赏荷拍照。


记者:牙春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夏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镇西村迎来麻竹丰收季。放眼望去,山坡上苍翠欲滴的麻竹林随风摇曳,一根根鲜嫩肥硕的麻竹笋破土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香。

图为种植户正在采挖麻竹笋。

走进镇西村拉寨屯村民曾昭路的麻竹基地,只见他穿梭竹林间,快速锁定成熟的麻竹笋,手中铁铲精准一挥,“啪”的一声,一根裹着湿润泥土的麻竹笋便采收入袋。

图为麻竹笋破土而出。

“我们每天都来采挖高度适中的麻竹笋,不然过两天长太高,会过度消耗养分,影响周边麻竹笋生长。”曾昭路指着刚采收的麻竹笋说,该基地这批麻竹于2021年种植,面积约200亩,今年麻竹产笋量高,进入丰产期后,平均亩产约2000斤。麻竹笋采收期长,可持续至11月,采收结束便对竹丛进行科学管护,修剪老弱竹、松土施肥,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山坡下,村民们将刚采收的麻竹笋剥壳、切段。麻竹笋脱掉浅褐色“外衣”,被整齐摆放至箩筐内,等待装车运往目的地。


图为麻竹笋去皮后笋身洁白,挂着水珠。

据悉,今年,镇西村1500亩麻竹迎来大丰收,这些麻竹笋个头硕大、肉质厚实,味甘鲜脆,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目前正值采收旺季,该村麻竹笋主要供应本地酸笋加工企业,为当地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稳定优质原料。

近年来,随着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竹笋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百朋镇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麻竹种植,目前全镇麻竹种植总面积约3300亩。当地通过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麻竹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力将麻竹这片“大叶子”打造成带动民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韦新娜  杨志雄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全国青少年民族体育运动会舞龙舞狮热身赛(广西站)在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圆满落幕。17支队伍、181名运动员腾跃翻转间,为柳江夏日播撒出最鲜活的非遗色彩。

图为热身赛现场。

赛场上,龙身翻腾如游云,狮头点睛显灵动。小运动员们或纵身跃起展现“鲤鱼摆尾”,或默契配合演绎“群狮贺喜”,力量与技巧在鼓点中交融,扎实功底赢得观众席掌声与喝彩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中法“狮语”者联队亮相传统家庭组,携《童狮戏球闹欢腾》惊艳全场。法国友人、领队李力安表示,初次接触中国龙狮魂,参赛方悟这不只是技艺,更是滚烫文化,“回国后我定让更多人知晓,中国非遗如此有魅力!”


图为醒狮表演。

柳江区狮韵醒狮传承基地派出3支队伍征战3项赛事,最终捧回2银1铜。东道主柳邕高级中学成最大赢家——其A队在传统壮狮赛中勇夺金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广西壮狮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柳邕高级中学以“柳邕模式”书写传承答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驻校授课、校本课程系统教学、分层训练衔接节庆活动,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体育公益教学站点。队长邓恒山捧着奖杯笑道,传承技艺唯有在少年汗水中,方能真正苏醒。

此次赛事由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指导、青少年委员会主办,设壮狮、南狮、舞龙等36个项目。百色市田阳区民族中学、横州市百合中学、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B队等12支代表队夺得冠军。赛事不仅是技艺交流与切磋,更是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记者:兰德波  罗春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烟花划破夜空,电吉他、架子鼓奏响音符,当一时野乐队带来的摇滚歌曲《不再犹豫》唱响时,现场观众跟着节奏挥舞起荧光棒,瞬间点亮了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的夏夜。7月19日晚,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荷塘音乐会浪漫上演。

舞台搭在百朋镇的万亩荷塘中,此时,塘中荷花已亭亭玉立,露出“尖尖角”,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简约的背景板上,“荷风乐动·声夏时光”等字样分外耀眼,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拿出手机记录这一欢乐时刻。

航拍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荷塘音乐会现场。

百朋镇土生土长的原创歌手梁海洋,一上场便带来了《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里祝平安》两首原创歌曲,现场欢呼声不断;柳州本地乐队——五角星乐队、柳州老炮乐队等带来的《New Boy》《你要跳舞吗》等节目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挥舞的荧光棒此起彼伏。

“第一次在荷塘里表演,感觉非常特别。”五角星乐队主唱马筱会笑着说,以前都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间穿行,没想到乡村的音乐会氛围也很好,观众也特别热情。


乐队表演。

来自来宾市武宣县的蔡秋敏更是兴奋,一边听歌一边在手机里发信息给朋友,让他们也来玩。“开在荷塘里的音乐会竟然那么潮,都是年轻人喜欢的节目。”蔡秋敏说,不仅能赏花,还能品尝特色美食,很有意思。

在观众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时光时,舞台旁的糖水摊、冰激凌售卖车、竹编日用品等摊点,同样聚集了不错的人气。


这场在荷塘里“长”出的音乐会,只是2025年柳江区荷花文化旅游季的一个序幕。眼下,百朋镇数百亩荷花进入盛花期,2025年柳江区荷花文化旅游季以荷花为媒,陆续举办村BA、荷花美食文化节、非遗文创周、荷田服装秀等活动,将乡村文化、荷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机结合,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朱柳融

来源:柳州1号APP



7月19日晚,2025柳江荷花文化旅游季在百朋荷苑景区的荷塘音乐会中盛大开启,一年一度的荷花盛放季节如约而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荷乡美景、看精彩表演、尝各色美食。

夜幕下,舞狮腾跃、灯光璀璨,烟火划破夜空,歌手激情献唱与乐队演出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角星乐队主唱马筱会表示,第一次在荷塘月色的美丽氛围中演出,感受到观众们的热情,这种体验十分特别。

歌手梁海洋是土生土长的百朋人,他现场用家乡话与观众打招呼,引来了父老乡亲们热烈的回应。

游客蔡秋敏说,荷香伴着音乐,百朋的夏夜太美好了,希望大家都到百朋来赏荷花。


除开幕式外,非遗打铁花、长桌宴、村BA、美食节等17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持续至8月。游客可打卡集章赢好礼,在特产店品鉴折扣特产,感受“莲”“廉”文化与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记者:练芳  刘霏  黄彦阁(实习)

来源:在柳州APP